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自我保健也日益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非常重视自我保健,将其视为健康的基石。WHO在2020年启动了自我保健宣传月,推广自我保健理念和知识。根据WHO2020年全球的数据,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8.1岁,女性为72.7岁,全世界妇女的平均寿命比男人长4.6岁。男女寿命的差异除了基因因素外,与个体的自我保健意识、知识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一、自我保健的概念
自我保健是指个人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调理等方法,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管理和维护。
二、男女自我保健的差异
1.意识方面: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强。女性注重细节,比较关注预警,对潜在问题敏感,保健意识较强。男性往往粗线条,忽视健康早期问题,容易遗漏细节信号,直接影响了健康问题的处理方式。
2.信息方面:女性通常更注重健康知识的积累,关注各种健康信息、饮食营养及预防等,并善于分享和交流。而男性则更倾向于自行解决问题或选择不寻求帮助,从而缺乏相关信息,增加了健康风险。
3.行为方面:女性更倾向于注重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注重日常的健康行为和习惯。男性则较为被动,如吸烟、饮酒、游戏、熬夜等,往往等到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时才会去寻求医疗帮助,从而导致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自我保健不足的表现
1.对健康理解认知不够
2.不良饮食、健康习惯
3.纵欲过度,功能障碍
4.缺乏运动、过度劳累
5.情绪与压力管理缺失
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个人层面:自我保健意识与行为的缺失和不当,不仅可以引发免疫系统功能的下降、体力的减弱,身体机能衰退,还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机体患病的风险。
2.社会层面:人群健康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医疗支出和社会成本,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加重了社会的负担,会导致劳动力和资源的减少,创新力和竞争力下降,影响社会的生产力。
五、提升自我保健能力的方法
1.健康促进:加强学习,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健康素养,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保持身体健康。
2.疾病预防: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医生帮助,及时给予干预,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自我治疗:重视非药物疗法,保持心理健康。加强情绪与压力管理,保持良好的沟通,善于倾诉和自我安慰,寻求释放途径,使不良情绪和压力得以疏泄。
自我保健,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帮助个人管理健康,还能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个人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不迫、积极应对。自我保健意识与行为的不足不仅制约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影响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周围人的健康,形成不良的健康氛围,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因此,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与行为的管理,提高健康水平,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部 刘小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