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这一古老而深邃的领域,如同神秘的宝藏,吸引着我不断探索与追寻。踏上中医护理之路,是命运的指引,更是内心的向往。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我经历了从懵懂到深刻理解,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这一路走来,不仅让我见证了中医护理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
初识中医,缘起一份好奇,一切的开始,源于儿时祖母手中的那一碗温热的中药汤剂。每当家人身体不适,祖母总能从家中的小药柜中取出几味草药,经过一番煎煮,那略带苦涩却充满温情的气息便弥漫开来。那时的我,虽不懂其中奥秘,却对这份能够驱散病痛的力量充满了好奇与敬畏。这份最初的印象,如同一颗种子,悄然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最终引领我踏入了中医护理的大门。
“西医治人生的病,中医治生病的人”。这关于传承的话题,需要的是意识的转变。过去神农尝百草,扁鹊写四方。在古人千年的智慧结晶里,是无数中华文化的沉淀,中医护理的学习之路是漫长而充实的,每一个阶段均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收获。中医是实修的功夫的,它以一种生活方式融入了祖祖辈辈的日常。三餐茶饭,四季衣裳。端午节熏香的艾草,回味悠长;重阳节醇厚的菊花,代代飘香,这藏在习俗中的药理,都在印证一句:“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而这些中医之道,又何尝不是古人,在斗转星移间,体察万物时,提炼的人生之道呢!这是独属中华大地的“诗与远方”中医需要的不仅是古书上“东方本草,任重道远的提醒”,还有一代代守护人共同谱写,“子子孙孙无穷愧也”的真心。
最初接触中医护理,是源于对传统医学的好奇和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中医护理所蕴含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理念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坚信这是一种能够真正关怀患者身心健康的护理方式。在学习中医护理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其独特的魅力。从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到中药方剂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艾灸、拔罐、推拿,到情志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奥秘和智慧。步入专业学习阶段,我才真正感受到中医护理的博大精深。具体的中医护理技术﹣﹣拔罐、针灸、推拿、艾灸、中药贴敷等,每一项都蕴含着先人的智慧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开始在临床实践中寻找理论与现实。每一次为病人实施护理操作,都是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考验,更是对中医护理效果的直观体验。
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工作中有位患者“胫腓骨骨折”术后,因患有糖尿病病史,需严格控制饮食,病情需卧床休息。患者出现腹胀、便秘,经药物干预,未缓解。患者情绪低落。通过中医循经摩腹、悬空灸等中医护理技术,患者腹胀,便秘症状缓解 !循经摩腹是经络穴位**,采用同身寸法取穴,通过点、按、揉对患者的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施加压力,达到增强胃肠蠕动、缓解便秘的效果,”每次做之前需排空膀胱,热敷腹部。以患者自己的手指为标准,量好一寸、三寸等长度做好标记。顺时针从右至左按摩腹部穴位。一般来讲,餐后半小时或睡前做一次,每次5-10min,每日两次。在配合悬空灸腹部热敷,起到温经通络、驱寒祛湿、促进组织修复、增强免疫力、舒缓情绪、辅助治疗等就可以有效缓解便秘症状。通过此案例深刻感受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含义:中医护理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医理论的晦涩难懂、护理技术的精准操作要求,都曾让我感到困惑和挫折。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决心。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越来越感受到中医护理的博大精深。它强调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制宜,注重个体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这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让我与患者建立了更深厚的信任关系。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身心健康日益受到重视,传统中医养生方法因其温和而深邃的疗效逐渐回归大众视野。其中,“中医操作”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消化、调和气血,还能缓解紧张情绪,提升睡眠质量,深受养生爱好者的喜爱。
人们常说,干得久了就厌倦了。但是中医护理之路,是一条不断学习和创新的道路。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时,就会发现工作中有很多的未知领域,这促使我始终葆有一份探索热情。同时,我们也要积极传播中医护理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中医护理。
从最初的好奇到如今的热爱与坚持,我在中医护理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4年。回顾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有汗水也有欢笑,有挫折更有成长。中医护理不仅让我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更让我懂得了关爱、责任和奉献的真谛。在这条路上,我将始终秉持初心,砥砺前行,用中医的智慧和力量,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与幸福。我深知,这条道路还很长,但我已准备好,以更加饱满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前行在中医护理的征途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北院骨一科 魏雅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