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时,总喜欢看些古装剧,剧里的太医都很厉害,一针封经络,二前汤药逆转乾坤,所以从小我便梦想成为中药大家,以后也会像他们一样行医济世。初中后,母亲的病痛让我的梦想便于现实交汇,让我更加确定我想学医的决心。所以,高考不理想的我毅然决然选择了回炉重造,但还是让我走上了医学的路。一开始学了护理,我内心有些抗拒,开始逃避现实,直到大二学习中医护理,虽然那时的我读不懂阴阳,理解不了辩证,但我仍旧喜欢,就是这“喜欢”让愚笨的我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直到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而且我自己能让家人体会到拔罐后的放松,中医护理所带来的治疗效果,能让病人理解中医治疗的奇妙,无不得益于我学到了中医护理的博大精深。
中医护理,作为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融合了中医理论与现代护理学的精髓,旨在通过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促进人体健康与疾病康复。我的中医护理学习之旅,是一段充满挑战、收获与成长的旅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探迷雾、深耕细作、融会贯通。
第一阶段:初探迷雾——初识中医护理的奥妙
初入中医护理的门槛,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古老而神秘的森林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奇与未知。这个阶段,我如同一名初学的旅者,带着对中医文化的敬畏之心,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初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概念,这些抽象又深奥的理论,让人敬畏,学到的也是中医护理的九牛一毛,但为我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晦涩难懂的理论的同时,我开始接触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如拔罐、刮痧、艾灸、推拿等。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每一次实践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医护理的独特魅力与治疗效果。然而,这一阶段的学习近平总书记是有心无力,我可以做拔罐,却无法真正的理解拔罐的奥妙,我可以刮出痧,但无法识别痧斑的特质,我可以艾灸,也可以按摩,但是我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有很多。“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这也让我意识到,中医护理远非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支撑。
第二阶段:深耕细作——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随着逐步学习的深入,我进入了中医护理学习的第二阶段——深耕细作。在这个阶段,我不再满足于对中医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浅尝辄止,而是开始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我积极参与到医院的中医文化学习中,亲身观察并参与中医护理的全过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从饮食调养到情志护理,中药外敷到中医护理技术的理论,每一个环节我都力求做到精准无误。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的中医护理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不断加深对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原则的理解。
第三阶段: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中医护理理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与沉淀,我终于迎来了中医护理学习的第三个阶段——融会贯通。在这个阶段,我开始掌握了中医护理的各项技能与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形成自己的中医护理理念与思维方式。我深刻理解到,中医护理不仅仅是一种护理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健康哲学。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预防与调护并重,倡导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通过调理经络,调和气血,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状况与心理需求,与患者常沟通,同时随时随地的向患者普及中医护理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指导护理的注意要点,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服务,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将中医护理与现代医学护理相结合,用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投射在古老的中医上,以便加深深奥的中医知识的理解,方便记忆,同时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虽然仍旧无法做到完全融会贯通,但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路也更加清晰。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中医护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向我的梦想不断前进永远将, 严谨、勤奋、求精、奉献作座右铭,成为一位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心的中医护理人员。(北院脾胃病科/骨二科 张巧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