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也称为Willis-Ekbom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RL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
RLS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RLS:早发的RLS(发病年龄<45岁)通常有家族史,大部分家族性RI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中国汉族原发性RLS的一项研究报道中,RIS阳性家族史比例略低。RLS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基因环境模式。
2.继发性RLS:多在40岁以后发病,最常见的病因包括铁缺乏、特殊用药史、怀孕、慢性肾衰等。轻度铁缺乏与RL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如果开始补充铁剂,则能减轻RLS症状。一些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抗抑郁药酒精、咖啡等,可诱发或加重RLS。孕妇的RLS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在妊娠第三阶段为高峰,也有在分娩后的第一个月内才出现RIS。由于妊娠缘故,使人群中女性RIS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RLS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肾移植可能使 RLS症状在一个月内发生戏剧性好转,但也会由于移植的失败导致症状恶化。
目前普遍认为不宁腿综合征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内铁缺乏、中枢多巴胺能功能异常和基因变异引起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RLS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在非药物治疗和补充铁剂仍不能缓解症状时才考虑其他序贯药物治疗。另外RLS通常是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1.非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去除各种引起继发性 RLS的病因,停用可诱发 RLS 的药物或食物,避免或减少烟酒的饮食。培养健康的睡眠作息规律,睡前洗热水澡和适度活动。
(2)认知行为治疗:目前没有普遍开展,有报道 RLS患者接受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后,其症状严重程度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都得到明显改善。
(3)神经调控治疗:大脑皮质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失调和中枢神经系统下行抑制通路功能失调导致的脊髓神经元过度兴奋是 RIS 可能的原因。因此,能够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影响脑功能的神经调控治疗逐渐受到重视。用于治疗 RLS的神经调控技术包括重复经颅微刺激。但是神经调控治疗 RIS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2.药物治疗 :RLS的药物治疗效果通常较好,目前应用的主要药物种类包括铁剂、多巴胺能药物及阿片类。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情轻重、患者年龄、共病(例如疼痛、抑郁、焦虑、冲动控制障碍史)、药物副作用及患者意愿。治疗目标是减轻或消除 BIS症状,改善日间功能、睡眠和生活质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