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会促使孩子去探索新鲜事物,但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协调能力不足,在运动或玩耍时容易发生碰撞、跌倒而导致牙齿外伤。
牙齿外伤是指牙齿受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髓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损伤。
发病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牙外伤的发病率是 4.1%~58.6% (其中社会学因素包括:国家、地域、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学校等)
发病年龄:儿童1~2岁,刚萌出的乳牙受外伤的概率较高。年轻恒牙外伤多发生在儿童7~9岁,随年龄增长,牙外伤发生率降低,儿童>成人;男孩>女孩。
好发牙位:受累牙列绝大多数是上牙列,上前牙多于下前牙,上中切牙外伤最多见,尤其是门牙前突,深覆盖儿童,其次是下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上颌尖牙,单牙受损多于双牙。
牙外伤不仅造成牙体硬组织、牙髓和(或)牙周组织急性损伤,还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牙髓坏死、牙髓钙化、牙根外吸收。因此,牙外伤的危害性大,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咀嚼、发音等功能,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对学龄前儿童、学生和青年还可阻碍乳恒牙和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1、家长应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口腔科就诊。在这之前,如果孩子牙掉了或断了,家长一定要在现场找一找掉/断的那一部分牙齿。建议家长把它保存在液体环境里。常见的保存液体除了生理盐水,脱脂鲜牛奶也是可以的,还可以含在嘴里面。将比较完整的脱落牙带到医院,医生根据判断可以把脱落牙再粘接或者植回去,这样非常有利于牙齿形态的恢复。
其次,家长需要配合医生问诊,如受伤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受伤发生在哪里?伤害是如何发生的?牙齿以前受过外伤吗?患儿是否接种了抗破伤风疫苗?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医生获得正确的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
2、医生如何处理?
医生在接诊到牙外伤的患儿后要先进行问诊,对患儿牙外伤病史进行了解,然后进行口外及口内检查,其中牙外伤后最基本的检查就是X片检查,通过X线片观察牙齿外伤程度、恒牙发育情况以及牙槽骨有无受损。
3、如何给小朋友口腔检查?
让患儿躺在口腔专科牙椅上面,家长位于孩子的后方或者右后方。
按照一定顺序,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浅入深的进行检查,必要的时候应该进行健患侧对比检查。
牙及咬合关系的检查,主要是依靠探诊和叩诊,明确牙体硬组织、牙周及根尖周情况,是否存在探痛、叩痛,以及有无龋坏、缺损、折裂、牙齿松动。口腔及口咽检查除固有口腔外,还包括腭、舌、口底、口咽的检查,依次进行腭部、舌部、口底检查和口咽检查,看看是否有病变。
年幼的孩子往往无法配合,建议临床检查按以下步骤进行:父母坐在椅子上,孩子坐在家长的腿上,面向父母。坐在孩子后面的医生将孩子的头部固定在膝盖上。家长轻轻地约束孩子的手臂和腿。这样,几分钟内即可轻松完成口腔的彻底检查。
保持乳牙和年轻恒牙的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于正确咀嚼、引导恒牙就位以及面部肌肉和颌骨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它们对于言语和面部美学的发展也很重要。家长朋友应该和口腔医生一起重视乳牙和年轻恒牙外伤的重要性,定期检查,维护好乳牙的健康。
优德app下载口腔科的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以12岁以下儿童为服务对象,包括口内、口外、咬合诱导及儿童牙病预防保健等内容,在治疗儿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实施儿童口腔系统性临床管理,对早期的错牙合畸形(如反牙合、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个别牙扭转等)进行预防性和阻断性矫治;另外还开展了窝沟封闭,局部涂氟等儿童龋齿的预防项目。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竭诚为广大儿童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