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僵硬,肩部疼痛,已经困扰越来越多的民众。这是肩关节发生了病变,肩周炎全称是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临床发病率达20.6%,男女之比为1: 3。临床观察发现:患全身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心脏病、肺结核或精神病者,较常人高发。通常认为肩周炎有一定自愈倾向,但自然病程长达6个月至3年,甚至更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便。
临床表现:原发性肩周炎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疼痛(粘连前期)。患者通常出现渐进性的弥散性的肩关节疼痛,这一过程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疼痛常在夜间加重,并且在患者侧卧位、肩关节受压时,症状更加明显。
第二期:僵硬(粘连期)。这一阶段通常持续4-12个月。患者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第三期:融冻(恢复期)。这一阶段持续数周或数月,随肩关节活动度的增加,疼痛将减轻。
那么肩周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现在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趋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时代产物-微创针刀镜应运而生。针刀镜是结合西医学内镜技术及中医传统“九针”疗法,在中医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创立的一种可视化微创技术。
既往针刀治疗均在盲视下进行,操作完全凭经验手感,有疗效不佳甚至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而针刀镜融合了西医内镜技术及中医针刀的优势,能在镜下观察组织内部结构,确定疾病病所,同时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对局部肌肉筋膜进行松解,对病变组织进行微小切除,具有筋通络、开痹消瘀的作用。
患者李某某,女57岁,2023年12月13号以肩周炎收住入院,入院时患者右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夜间加重,右上肢上举60°、外展30°、背伸5°搭肩实验(+),肌力5级,余各关节活动自如。
针刀镜是针灸疼痛科新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为了更好的学习、掌握此项新技术,取关节镜手术之所长,为我科中医微创手术更精准定位解除患者疾苦。2023年12月15号我科患者李某某于10时10分在局麻下行右肩关节周围神经嵌压松解术,姚小强主任医师和郑先丽医师术中利用针刀镜用经筋针或水筋针进行剥离、疏通、灌洗、置药、注射等多项操作。关节外治疗以剥离、松解、灌洗和疏通为主,关节腔内治疗主要以清除血管翳、松解关节内粘连关节灌洗及组织修复等为主。
患者李某某于11时05分手术结束,术中顺利,历时55分钟。术后创面局部加压包扎,较术前患者右上肢水平上举110°、背伸20°、外展40°、内旋外旋70°各关节活动已接近正常范围,疼痛明显缓解。嘱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减轻术后疼痛利于血液循环,敷料干燥无渗血,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有利于机体恢复。术后第2日给予患者经筋微创序贯疗法,以解除经筋及筋膜痹阻、松解关节内外粘连,有效疏通经筋、散结除瘀、行气活血、通调水道,从而缓解关节内外的局部症状,恢复关节及脏器的正常功能。嘱患者避风寒,畅情志,注意肩部保暖,适当功能锻炼。
针刀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小;局部浸润麻醉,避免麻醉后遗症;手术时间短,可视化操作更加精准。关节清理相较于关节镜更微创,组织松解相较于针刀更安全等优点。针刀镜适用于大部分关节、软组织肿痛,如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肌筋膜炎等。
针刀镜操作方式及原理主要为:向关节及组织内注入生理盐水,在内镜下探查局部肌肉、血管、神经,进行积液抽取、滑膜清理、软组织松解等操作,同时不断吸出包含炎性代谢物、游离物的冲洗液。
针法操作便捷高效,治疗范围更广,疗效佳。术后无需缝合,是微创用针法的核心。有了这项技术的改进相信我们颈部僵硬、肩部疼痛的患者会越来越少,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