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厚教授对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思路认识:肺肾湿热蕴结,脉络瘀阻证→脾肾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
- 发布时间:2015-04-22
- 点击数: 次
- 【字体:小 大】
中医虽无狼疮性肾炎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现概属于“发热”、“蝴蝶疮”、“日晒疮”、“水肿”、“虚劳”等范畴。其病机要点为“脏腑衰败,热毒炽盛,血脉瘀阻。” 因此在狼疮性肾炎的急性活动期多表现为热毒炽盛证;在亚急性期或轻度活动期多表现为阴虚内热证;在缓解期多呈肝肾阴虚证或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或气阴两虚证多呈肾病综合征类型。治疗时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病邪的轻重和兼症,酌加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30g半支莲30g;活血化瘀药如益母草30g泽兰15g水蛭4.5g(研细冲服)全蝎10g蜈蚣2条。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加用补气养血药,如当归、制首乌、鸡血藤、枸杞子。出现肝功能损害者加养血柔肝药,如当归、杭白芍、枸杞子、黄精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