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优德app下载      
返回首页
科室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详细内容
刘宝厚教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的中医辨证思路学习
  • 发布时间:2015-04-22
  • 点击数:
  • 【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肾淀粉样变,肾实质病变(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性)以及药物毒副反应所致。本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和预后至关重要。对病程长,持续关节疼痛的患者,应选用无明显肾损害的中药或针灸疗法,以缓解病情,可减少金制剂、青霉胺和非甾体抗炎药的肾损害;对于病情危重,合并严重的关节外表现者,如心包积液、严重眼疾、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中枢神经病变、严重贫血等,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是由于素体正气虚弱,复感风寒湿邪,气血不行,关节闭涩;或风寒湿热之邪留滞筋骨关节,久而久之损伤肝肾阴血,筋骨失养所致。而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则是由于久痹不已,内侵脏腑,导致肝、脾、肾三脏受损,进而使脏腑气血阴阳更亏,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本病应辨明正虚与邪实的孰轻孰重,采取扶正祛邪或祛邪安正等法治疗。一般来说,本病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晚期,患者肝、脾、肾三脏亏损为本虚的主证,治疗应采用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的治疗方法,有助于病情的长期稳定。
中药祛风除湿药,如青风藤、秦艽、川乌、草乌、刺五加、薏苡仁、怀牛膝等。实验证明,上述药物对实验性动物炎症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抗组胺及乙酰胆碱等过敏介质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外周血管和改善微循环有关。本病病程长,多见有瘀证,治疗时必须加用活血化瘀药,必能提高疗效。刘宝厚教授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当归、牛膝、鸡血藤、莪术、水蛭、地龙等,根据药理研究,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血液循环与组织代谢,能降低血液黏滞性,增加氧运,消除水肿,吸收出血及渗出物,使结缔组织吸收,恢复正常状态,且能明显抑制抗原结合细胞数,对免疫的多个环节有作用。
电话:优德app下载-8635008
邮编:730000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732号

优德app下载©2009 优德app下载 All 优德app下载 Reserved.
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732号
电话:优德app下载-8635008 邮编:730000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821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