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医案
【病例资料】
患者信息:温某,男,57岁,甘肃天水人,2023年11月12日就诊
主诉:失眠近40年,耳鸣9年余
现病史:患者40年前因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眠浅多梦,易醒),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后间断口服中药治疗,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加重,头部昏朦感。因为工作原因,未行系统诊治,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时轻时重至。2023年2月至今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加重,现自觉头部昏朦感,疲乏无力,耳鸣,听力下降,口苦口干,眠浅梦多,易醒,食欲减退,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查体血压: 131/93mmHg,心率96次/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不寐病(痰热扰心证)
西医诊断:临界高血压、失眠、耳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状态
治则治法:化痰和中,疏肝安神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柴胡10g 麸炒白芍30g 当归10g 陈皮15g
姜半夏10g 郁金12g 醋香附12g 桂枝12g
龙骨(先煎)30g 牡蛎(先煎)30g 炒麦芽20g 大枣10g
麸炒枳壳10g 炙甘草10g 炙淫羊藿15g 仙茅10g
黄连6g 竹茹2g 石菖蒲20g 制远志15g
7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每剂3次
嘱患者清淡饮食,作息规律,调畅情志,1周后随诊。
【按语】
不寐首见于《难经》:“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黄帝内经》称其为“不得卧”“目不瞑”,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李老师认为此患者病程长,肝有火而上逆,气郁必化火伤阴,炼津成痰,痰火上扰心胸,而使不寐加重,应以疏肝开郁为大法,兼以清热化痰,安神。治疗上予柴胡肝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肝主疏泻,喜条达而恶抑郁,遂用柴胡疏畅肝胆之气,配伍当归、白芍以适肝体阴用阳之性;郁金、香附、枳壳芳香解郁行气;黄连清热化痰,清胆和胃;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行气和胃;竹茹清心除烦;龙骨,牡蛎合用可潜阳入阴,重镇安神,滋阴清热;淫羊藿、仙茅入肝肾经,肾开窍于耳,对缓解耳鸣有很好的的疗效,石菖蒲辛散温通,化痰通窍,远志芳香安神,二药合用,交通心肾,既可安神,又可祛痰通窍。全方重在调整五脏阴阳,引阳入阴,阳入于阴则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