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的骨与关节疾病微创与数字智能临床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工作会在京成功召开。中心主任杨爱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李危石以及我院椎间盘中心李元贞主任参加会议等30余位项目专家,培训基地负责人出席此次会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杨爱平主任指出,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布多项重要精神文件,明确提出要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临床专科建设。骨与关节培训项目自2021年启动以来,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数字化诊疗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新形势下,中心始终立足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从能力标准、能力提升、能力评价、能力应用四大体系来架构能力建设模式。同时,为推动项目更广泛落地实施和应用,中心将启动第二届脊柱内镜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常态化方式,更好地推进脊柱微创技术的规范化发展和普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付卫院长首先对中心领导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对来自全国各地培训基地专家、全国师资单位代表表示诚挚欢迎。骨与关节疾病患病率很高,尤其是脊柱退行性疾病,对健康生活产生极大影响,脊柱微创手术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关键。希望通过本项目不断优化诊疗质量,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技术赋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作为新一任项目专家组组长,李危石教授感谢李长青教授项目团队在2021-2023年期间项目的出色表现。同时,在下一阶段项目工作规划中,将基于项目四大体系进行全面升级。为更好地开展项目培训及进修工作,2024年全国培训与进修基地将从8家扩展至18家,并经过师资培训评估后遴选出全国师资团队,采用标准、专业、全面的脊柱内镜课程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培训工作。
项目专家组代表聘书颁发
培训与进修基地证书颁发
全国18家基地中,西北五省仅我院和西安红会医院入选,椎间盘中心主任李元贞作为基地负责人同时被聘为项目组19名专家之一。优德app下载培训基地建设在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平院区,自2019年开始筹建,依据大学实验中心解剖教研室,目前拥有容纳50人学习的综合教室一间,标准化标本操作手术间2间,同时可满足20名学员同时进行标本操作;拥有模拟培训室一间,拥有更衣室、休息室、物品储藏室等配套设备;具备远程直播、线上教学等功能,已成功举办多次培训,获得学员一致好评。未来,我院将依托基地,按照国家卫健委中心四大能力体系建设的要求,以临床应用、学术交流和专科培训相结合,推进脊柱微创技术的规范化发展和普及。同时以培训为契机提升我院骨科在骨与关节疾病微创与数字智能临床诊疗技术方面的整体能力,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服务意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