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优德app下载名中医工作室

国医大师--周信有先生

 

    周信有,男,汉族,生于1921年,山东牟平人, 教授,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终 身理事,甘肃省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甘肃省名中 医,全国首批和第二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5岁时,周先生便师从安东名中医李景寰、顾德 有系统学习中医。1941年11月取得《汉医认许证》, 成立了安东信竹药房,开始自立门户、挂牌行医,时 精通内科杂病及急症,屡起沉疴而名声日隆,1949年 被公举为安东中医师公会会长,1952年创办安东市第 一联合中医院,以善治内科疑难杂病而扬名遐迩。 1960年调人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于内经教研室,并承 担临床工作,因精于脏腑气血辨证,善用复方多法治疗疑难杂病,故求诊者众多。1970年,周先生放弃 在北京发展的机会,举家西迁至甘肃。为更好地服务基层,周先生深人到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培训 医护人员,传授精湛的医术和先进的医疗理念,为临夏州人民医院更好地服务当地病患起到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1978年周先生参与筹建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担任中医筹备组组长,积极选拔名 医名师,打造了甘肃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甘肃中医学院建成后,他先后任内经、中医基础教研 室主任及教务处处长等职,积极制定中医药各专业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材,完善中医药教学体系,奠 定了甘肃乃至西北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基础,为甘肃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发展甘肃中医药事 业,周先生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先后5次向有关部门提交议案、建言献策,为甘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 明了方向,进一步助推了甘肃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行医到现在,周先生诊治的 患者多达54.8万人次。时至今日,96岁高龄的他毅然坚守在基层医疗岗位,不仅坚持每周上2次门诊, 而且经常参加义诊活动,为前来求医的患者耐心诊治。

    周先生精研《内经》,是内经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对内经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有其独 到见解,深人阐释了《内经》“病机十九条”,遵古但不泥古,根据临床实践提出五脏定位、六气定性的 辨证观点,强调治疗应“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被誉为西北内经泰斗。其先后出版了《全国 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内经精义(修订版7》《决生死秘要(修订版7》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周信有》等著作,发表了《病机十九条临证辨析》《肝病辨治刍言》 《胃与肾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治运用》等论文。

    75年来,周先生先后培养学生3万余人,他们绝大多数扎根陇原,服务基层,其中不乏杰出人才, 王道坤、郭霞珍、李金田、郭义已成为甘肃乃至全国医疗、教学、科研岗位的骨干力量。作为学术带头 人,他指导中医学科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生347名。作为全国第一、二批和甘肃省第一至第三批老中 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承担师带徒和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工作,培养出140余名国家 级、省级学术继承人,举办学术传承班12期。耄 耋之年,仍坚持每年为本科生做学术报告4〜6 次,听众6.8万余人次。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 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15年 被甘肃中医药大学授予“特殊贡献奖”。

    周先生兼通武术、书法、京剧,并自创螺旋 运动健身法,他认为凡是能够愉悦情志、舒经活 络的项目皆可为养生所用。他更重视中医养生,

    酿造药酒,清淡饮食,强调以神御气、动静结 合、涵养精神,认为神静则真气内守,形动则气 血流畅,形与神俱,则能尽终天年。


×

用户登录